近期,我國面臨著砂石資源短缺,砂石價格上漲,供給不足的問題,嚴重影響建筑行業生產環節,砂石含水率是混凝土生產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,那么如何控制機制砂的含水率呢?下面給大家介紹3種常用的方法。
1、自然脫水控制機制砂含水率
目前國內使用自然脫水的方法主要是機制砂下料,堆存脫水和機制砂取料分開進行。一般堆存脫水3-5天后就可使機制砂的含水降低到6%以內且穩定,脫水情況還受機制砂的石粉含量和初始含水率影響。
石粉含量在10-17%之間,砂石初始含水率在15-17%時,在2天之內脫水速度快,可使含水率降到8-10%,在3-5天內,含水率可降低到6%左右。
2、機械脫水控制機制砂含水率
目前國內使用機械脫水的方法主要有篩分脫水、真空脫水和離心脫水,真空和離心脫水方法脫水效果好,但是投資成本高,處理能力低;篩分脫水一般是采用振動篩脫水,脫水處理能力高,但是效果沒有真空和離心好。
由于機制砂生產能力高,安裝脫水篩是在生產加工系統投產運行后增加的工序,據試驗,采用直線振動篩能使含水率從初期的25%降低到15%左右。
3、堆料倉有效控制機制砂含水率的一般措施
先要采用機械脫掉砂石中大部分的水分,目前使用最多的是振動篩脫水工藝,經過直線脫水篩脫水后的砂能將含水率在20-23%的砂脫到14-17%,或者使用脫水效果較好、投資費用大的真空脫水和離心脫水。
使干法機制砂和脫水篩機制砂混合后,再一起進入成品砂倉,這樣能有效降低機制砂的含水率。
在成品砂倉頂搭設防雨棚,砂倉底部澆筑混凝土地板和盲溝排水設施,每倉放完料之后對清理一次盲溝,加快自然脫水時間,也能有效降低成品砂的含水量。
機制砂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混凝土的質量,所以機制砂的生產工藝很重要,在混凝土的配置生產中,機制砂的石粉含量和含水率對混凝土品質起著很重要的作用,因此要注意控制機制砂的含水率。